满分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满分小说网 > 春荣记事 > 第35章 正所谓他乡遇故知

第35章 正所谓他乡遇故知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学医的念头先放一放罢”。

“为什么,爹也觉得我不如冬哥聪明吗?可我比冬哥记性好,我说不定学得比他好多了。”

徐二直接在春荣脑袋上敲了一下,“字都不认识几个,志气还大呢。”

春荣不服,“谁说我不认得了,我认得好多字。爹你以前教我认了好多字呢。”

徐二险些笑出声来,“那才几十个字,怕是连话本子都囫囵读不下来。你还是等过几天去了学堂,跟着夫子好生识字念书,再惦记别的事吧!学医可恍惚不得,若学个一知半解那可就成了人命关天的事了。”

“若照这样说,那冬哥也识不得几个字呢。”

“所以你弟弟被送去念书了,他也不必再学医。”徐二又叮嘱女儿学得懂事些,“你祖父身子不爽利,你莫要总去烦他。可晓得?”

“那行吧,我都听爹爹的。”

春荣只得暂时打消了学医的念头,她学着大人的模样叹气,然后又把主意打在了珠娘和桂姨娘身上。

珠娘知道春荣来找自己的意图后,劝她不必急于一时。

“女红、针凿之类的手艺,夫子都会教咱们呢,你大老远的回来,相来还没有休养妥当,不如好生休息几日,等去了学堂再用功也不迟呢。”

珠娘不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意思,干活多没劲啊,她最不喜欢纺织刺绣了,常要她姐姐徐自明领着才肯做这些活,往往不情不愿的做了之后,还要被说懈怠。

时间长了之后,她便更不喜欢做这些事了。

“我想着姐姐们都会,而我却什么都不懂……”

珠娘听她这么一说,心中不免得意起来,她是个脸上藏不住事的,跟着就笑了出来,“这有什么的,便是会的人,也不见得都能做得个十全十美的。你莫要着急,等后日咱们去上学,你看到那些个小娘子手上的活计,只怕还不如你呢。”

春荣听得半信半疑,可珠娘现在不肯教她,也只得暂时打消了和她学针绣的念头,想着自己的那点手艺缝补衣裳也是勉强,难道还能有谁的手艺比自己更差了?

她想着珠娘总不能撒谎只为哄自己开心吧。可别人的手艺比自己的差有什么用,自己还是不会啊。

春荣想着,要不这几日先跟着桂姨娘学厨?

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教自己。

其实春荣是会做饭的,只是学不来檀州这边的口味,担心做了小食卖不出去。

说实话,之前在翠峰的时候,蒸饼卖得其实就不大好,大概是不合当地的口味。

到了檀州,那口味就更不一样了,春荣回来几天了,现在还没吃惯这边菜式的甜口。刚回来那晚是实在饿极了,狼吞虎咽将饭菜吃了个精光,味道也只尝个囫囵。当时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对,等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才领略到什么叫难受。

桂姨娘做饭时搁糖跟不要钱似的,上次蒸的芋饼,二两芋头里搁了足有两斤白糖罢。

春荣从来不知道檀州的糖有这样便宜,能这么死命往菜里丢。

芋饼是老太太平日爱用的,因疼爱孙女才分了几块给春荣她们尝尝。没想到这样的甜,春荣当时险些吐出来,可看到珠娘和阿满她们用得香甜,春荣有些怀疑自己的舌头了。

难道他们尝不到这芋饼有多甜吗?

当时,春荣硬着头皮把芋饼给吃了下去,然后又夹了别的菜来吃,结果呢,鸡蛋羹、酱鹅脯、醋渍胭脂小萝卜里都搁了糖,一顿饭下来,春荣不仅没吃饱,反倒更饿了。

她不好意思说,毕竟这是别人吃惯了的口味,自己又改不了,只好勉强叫自己习惯这个味道。

可叫她来做甜口的菜,那还真是为难了。

但既然发过愿要有自己的手艺来赚米粮,那就要学着、受着。要能做出当地人肯花钱的小食和菜色,少不得要跟师傅学了,眼前的桂姨娘不就是现成的师傅吗?

春荣这人做起事来那是雷厉风行,只要有了一点念头,那就必定会去做。

她把自己这念头给珠娘说了,要她一定帮自己一起去找桂姨娘说说这事。

春荣随意寻了个借口,说想跟桂姨娘学做道本地小菜送与长辈,敬敬自己的孝心。

“你要和桂姨娘学做菜?和她有什么好学的,她那人跟锯嘴葫芦似的,总不爱说话。怕是你去了,她也不见得教你。再说了,厨房有什么好进的,等你学了刺绣,给祖母绣双袜子也是好的。”

“我怕自己绣得不好。”

“做得好不好总归是你的心意,其实我也没给谁绣过东西,做过饭食呢。”珠娘嘟着嘴吧,显然是不希望荣姐这样做,“而且,你别去搭理桂姨娘,我娘不喜欢家里有谁搭理桂姨娘。去厨房帮忙的话那不算的。你若实在闲得慌,咱们去街上逛耍吧,我领你去宝华寺,那附近可热闹呢。之前我阿姐都不怎么爱出门,我一个人逛实在没意思。现在你来了,我也可有个伴儿了。”

珠娘都这样说了,春荣怎好再纠缠。且她都说了大伯母不喜欢那个桂姨娘了,自己再凑过去,岂不是不识趣了。

说来也奇怪,为何要叫那个厨娘做姨娘呢,似乎也不是家里什么亲戚呢。

春荣现在不好问得,只知道自己糊里糊涂的说着话就要跟珠娘一块儿出门去了。

既要出门,那就得和崔氏说一声了。

珠娘要出去,崔氏并不拦着,反从匣子里摸出半串子钱叫她好好玩儿。

“眼下玩儿痛快了,之后回了学堂可得好好念书,切不可顽皮贪耍了。”

珠娘红着连把钱收进荷包里,然后又拉着母亲小声的抱怨,责怪她不该当着堂妹的面揭自己的短。

崔氏把女儿搂在怀里轻轻拍了她几下,然后才肯放她出去。

临走前,崔氏还不忘嘱咐,“出去后小心些,叫红叶跟着你们罢。我也放心些。”

红叶是祝妈妈的女儿,正是十七八如嫩葱一样掐得出的年纪,她模样虽不胜,可终究也是个年轻姑娘,只年纪小这一样就足够装饰她了。

崔氏不喜欢这样的年轻小娘子在眼前晃悠,会碍得她眼睛疼。可祝妈妈是徐家的老人了,又是照顾徐家郎君们长大的,多少有几分情谊在。所以崔氏不能轻易撵了她女儿出去。

好在红叶已经定了婚事,祝妈妈只想叫她在徐家学些规矩,长些见识。只等过两年,她未婚夫从西边燕地交界处贩了货回来再成婚。也碍不了崔氏几年的眼。

临走前,珠娘又想起件事,又附耳到崔氏耳边说了些什么,颇有些不好意思。

崔氏听后自然是摇头不许,“不许买,你买了我也给你砸了。连你阿姐也是快出嫁了才许她买些胭脂来擦。你才多大,用不着香粉来敷面,莫要作怪!叫你爹晓得了还不打你呢。”

珠娘只好垂头丧气的拉着春荣出门去了,红叶则紧紧跟着她们后头。

从葫芦巷去到宝华寺不算远,只略走上一段路就能看到宝华寺朱墙黛瓦,隐隐还听得一阵阵钟声在四周回荡。越往前去就越能嗅到一股浓郁的檀香。

这气味并不叫人喜欢。

春荣讨厌这种香的味道,大概在别的什么地方闻得多了,就厌恶起来了。

走着走着,春荣便发觉不对了,怎么走了好久了,这宝华寺还没到呢。

这么远么?

“还没到么?”

“还早着呢。”珠娘兴致勃勃的在搜寻着什么,“你累了吗?那咱们找个地方歇歇吧。”

不等春荣回答,珠娘就拉着她跑去了胭脂铺子里。

见是两个小孩子来看,店里的伙计也没什么兴致搭理她俩,只是没赶她们而已。直到红叶进来后才打起精神拿些时兴的胭脂水粉给她瞧。

珠娘瞧那胭脂颜色鲜亮十分喜欢,就要掏钱买下一盒回去。

春荣犹豫要不要劝她,又恐坏了她的兴致,平白惹她生气。她瞧出来珠娘不像是个有肚量的,自己何必惹她恨呢。就连大伯母都劝不动她,自己又算什么人。于是春荣只看着珠娘要掏钱买下胭脂连,红叶却开口:“二姐儿,娘子不许你买这个的,回去准要骂的呢。”

“你不说我不说,我娘怎么会晓得,你回去不许乱说!”她转头又看看春荣说:“你也不许告诉我娘。”

春荣没说话,珠娘当她默认了,便也不再理她,红叶则不被她放在眼里,更加管不住她。

珠娘如愿买了盒胭脂放在荷包里,红叶在一旁唯唯诺诺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,简直要急哭了。

可惜这里没有怜香惜玉之人,自然也无人在乎红叶的眼泪。

红叶现在是又急又怕,心里把二姐儿骂了几十回,怨她胡闹不听娘子的话,到时候要叫娘子晓得了,还不叫娘打死自己去。

她真是讨厌死这个二姐儿了,偏她人丑爱作怪。擦吧擦吧,擦成个猴子屁股才好呢。

红叶泪眼汪汪的跟在后头,没走多久就看到几个人把春荣姐妹拦了下来。她心里一惊,暗道可别出什么事才好。等再定睛一瞧,那不是回春堂的宗哥儿兄弟几个么。

坏了坏了,怎么偏偏在这里遇上了。

红叶心里着急,忙过去想拦住几人,却已来不及了。

只见那几人一碰上就跟油锅里溅了水一般,吵得不可开。

领头的是宗哥儿,冲在第一个的却是五老太爷家的孙子,他生得竹竿似的,光是站在那里就比珠娘她们高大好一截。也不知他这样打得人来,何苦和珠娘这样的小孩子打闹,简直没大没小的。

五老太爷的孙儿常哥一看到徐掌珠,眼睛都亮了。他见了珠娘就笑她,管她叫徐小掌,徐狗爪子之类的难听诨号,旁边的人也跟着一块起哄。好像是专程来找珠娘的不痛快。

春荣哪里见过这样的人,就连翠峰那几个小乞丐也没有这样平白无故来找茬的,还是亲戚呢,怎么这样欺负人。

也就是明姐儿不在。不晓得她听到别人这样骂她妹子,能不能忍住不生气,做得个贞静的小娘子,这要是能做到,那也太叫人寒心了。

就是春荣也听不下去这样的话。

珠娘已经气得七窍生烟了,挥着爪子就要抓人。却被常哥一把按住脑袋,压得她动弹不得。

“嘿嘿,徐狗爪子打不着,我告诉你,今儿算你倒霉。谁叫你要自己在外头闲逛的,今日不揍你那是小爷我们心善。”

“混账!混账!我要告诉我娘!告诉我爹!”

“你且管去呢,你看他管不管呢。”

春荣觉得这几人简直莫名其妙的,可见珠娘之前说的委屈并不作假。被人这样欺负,珠娘怪不得平日里不怎么敢去前头铺子里呢。

她一把将常哥推开,她之前做惯了粗活,力气不小。一把就将常哥推了个踉跄。

别看常哥个头不低,却是个花架子,被春荣这个比他小的小娘子推得往后连退了三四步。

“你们找什么茬呢!怎么随便欺负人!”春荣恶狠狠的瞪了他们几眼,又觉得在一旁只会掉眼泪,急得团团转的红叶真没用。

红叶比他们都大的多呢。怎么一遇事情就哭哭啼啼的,亏她年纪还这么大了,真没用呢!

等常哥看清推自己的是面前这个矮冬瓜后,觉得很没有面子。

“你又是哪里来的丑八怪?多管闲事!”常哥叫她赶紧滚开。

“你好意思骂别人丑八怪,你以为自己长得很俊吗?”春荣说他长得跟竹竿子上挂着的狗头一样,还好意思说别人。

“臭丫头你说谁呢!”常哥挥着拳头就要揍他,却被春荣蹦起来骂他。

“说的就是你,怎么了!狗头狗头狗头!”

见常哥被骂了,周围的那几个人都跟着笑了起来。

“哈哈哈,徐常这臭丫头骂你丑呢!”

“就是啊,仔细一看,是有些像狗头呢!哈哈哈”

徐常脸涨得通红,反驳道:“别听这臭丫头胡说,我娘总夸我俊呢!”

春荣毫不客气的回道:“那是因为你长得同你爹、你娘都是一个丑模样,都丑到一块去了!怪不得夸你俊呢!”

徐常可不就是跟他爹、他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么,他们家几口人都生得差不多,“臭丫头,你信不信我揍你!”

旁边看热闹的宗哥儿思索了片刻,说:“你是七叔公家的孙女吧,听说你们才从西边回来。到底是乡下地方,难怪呢。”

难怪这般不知礼数。

春荣可不觉得乡下来的有什么,她本来就是乡下来的嘛。

“不及你们气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