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满分小说网 > 仙子赐福之侯门似海 > 第78章 078

第78章 078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……”秦桑觉得他太淡定了,“宁安王贵为皇子,见了百姓如此受苦,作何感想?”

宁安王握拳掩唇:“感想?啊,是有点的,朝廷官员不作为,实在是,有愧。”

“仅仅是有愧?既然有愧,不做点什么吗?”

宁安王轻咳:“本王多年病弱,不理朝政,空享富贵,看见今日之景象,真是深感愧疚,然……”他顿了顿,欲言又止,似乎有什么话不便说出口,转而道,“我会回去禀奏父皇的。”

秦桑想他一副病歪歪的模样,想来也说不上什么话,不再说什么,只是又将目光转向流民那一处,深深蹙眉。

宁安王歉疚地道:“眼看今日是出不了城了,姑娘你一人留在这里也不安全,快随本王一起回城吧。”

说完果真转身往城内走去。

可是那边流民为了争抢几个包子,已经乱战。城门口的官兵派了大部分去维护秩序,留下的官兵见宁安王要回来,立刻上前护送。

秦桑无可奈何,只得跟着往回走,走着时,忽然觉得宁安王身边的黑衣面具人,颇有两分熟悉之感,她侧首看了看,却实在因为面具遮挡,看不清人面。

旁边有官兵在喊:“快去禀报,就说城门口的流民暴乱了!”

秦桑回过头,见官兵们和流民冲撞到了一起。这边宁安王却已经坦然上了一辆随手招来的马车,伸出一只手,朝她摆了摆,又从车内甩出一句“姑娘也快回去吧”,然后马蹄嘀嗒,车轮咕噜,走了。

秦桑看着车驾离开的背影,终于等到了带着郎中赶来的伶仃。她十分颓丧,觉得外面那些人,单靠这个郎中,怕是会将他给撕了,于是低声说着“不必了”的话,也离开了这混乱的城门口。

回府的路上,一列一列的兵将整齐出动,赶往城门外。

她感慨,或许事情闹大了,对外面那些人才是有利的。

***

回了相府,直奔谢仲昫理事的明辉堂,却被告之谢相还未下朝。

秦桑问相府亲卫:“城外流民聚集,与官兵发生冲突,你们可知晓?”

“姑娘,此事自有人管,我们只管相爷。”

秦桑只好回自己院子里去。

却被谢岁安给堵了个正着。

秦桑黑着一张脸,谢岁安也黑着一张脸,两张黑脸撞到一起,秦桑一把掀开谢岁安,谢岁安恼怒道:“无情无义的女人,你忘了我在栎县怎么帮你的,你不是还答应我……”

他的这番刚中带柔的剖白,被秦桑一个冷冷的眼刀给制止。

秦桑极少露出这样严肃的表情,所以谢岁安楞住:“怎么了?”

她却不知如何讲,与他讲苍生?可他只是一个逍遥自在的贵公子。与他讲责任?他能承担什么?与他讲现在外面流民大乱,他手下无兵!

秦桑恼火地收回自己的不满,脚步匆匆走回了寝房。

外面事情闹得那么大,总会有人处理的,她如是安慰自己。

***

是夜,秦桑做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梦,梦见大地干涸龟裂,百姓饿成枯骨,如活死人般游走在荒芜干涸的土地上,渐渐朝她围拢来朝拜:求神仙保佑,求求了,下以长大雨吧……

秦桑梦见自己飞上九天去求雨神,雨神却说此地合该有此一难,叫她不要干预,秦桑站在云端,俯瞰干涸的大地,木然无泪。

神又如何,仙又如何,救不了苍生,拯不了疾苦。他们说,一切都是命中注定,他们冷眼旁观,甚至他们就是罪魁祸首。

秦桑胸口阵阵发疼,从梦中醒来后,眼角还挂着一滴泪,就听说家里乱了。

“谭姨娘的娘家是做大生意的,不知什么时候也做了粮食的买卖。从去年开始,谭家老爷开始大量买粮卖粮,如今听说,那买卖的粮食,便是朝廷拨给豫州的赈灾粮。”伶仃一面给秦桑梳洗穿戴,一面把自己清晨打听来的都说了,“后来送灾民手里的赈灾粮,都是掺了泥沙的霉粮,所以才饿死人,才有这么多的灾民活不下去,涌到京都来找说法。”

秦桑好奇:“买卖赈灾粮一事,抄家断头的事情,应该是秘辛,你从哪儿听说的?”

伶仃微微一愣,道:“府内上下都在传,怕是整个京都城都传遍了,今儿一早,大夫人就把谭姨娘给叫过去问话,听说还没到大夫人屋里,谭姨娘就晕倒在路上,这会儿都没醒。”

不过一夜,人尽皆知?秦桑觉得此事蹊跷。

伶仃又道:“还有,昨夜相爷很晚才回来,今日天不亮,又走了。”

秦桑这倒不奇怪:“灾民都涌到京都城门口了,他不忙谁忙。”

洗漱以后,她准备亲自出门打听消息。

刚出自己的小院就碰见谢岁安,他眼下乌青,神色疲惫,想是昨夜也没睡好。

他抄着手懒散地靠着院门:“就知道你要出门去。”

秦桑打量他:“你怎么了?不会是因为灾民入城,扰了大少爷你的清梦吧?”

谢岁安轻叹:“不必如此挖讽我,虽然我还不曾入仕,但昨夜城外官民冲突,死了不少人,我也去了。”

“你去了?你去做什么?”秦桑惊讶。

“什么也做不了,不过督促着京都府尹和官兵,不要伤了百姓,妥善安置罢了。”

秦桑看他一眼,不曾想,公子哥还有这等用处。

“那么流民全都安置妥当了?”

谢岁安:“大部分吧,禁军连夜调了军用帐篷,在城外安营扎寨安置流民,又派了军医和城内郎中出去诊治,天子脚底下,总不会不管百姓的死活。”

秦桑点头,稍觉欣慰:“这些人长途跋涉来到京都,不知吃了多少苦,但愿有人能为他们作主……”

果然是,会哭的孩子有奶吃,事情闹起来之前,城门口的官兵还一味拦着不让灾民进城呢。

她脑中不免闪过一个画面,那驾华丽的马车,和那从马车里面伸出来的肉包子。

秦桑默了默,转向向大夫人的凝晖苑走去。

谢岁安在后面喊:“你不出门了?”

秦桑想去见见谭姨娘,听听她对自己父亲买卖灾粮一事的说法。见谢岁安的脸色并不好,对他道:“忙了一夜,你去回先休息吧,我晚些时候再出门,出门时让人来叫你。”

谢岁安眼角被困意扰得泛红,闻言想了想:“那你晚些时候要出门再叫我,不要自己出去,现在外面不安全。”

秦桑头也不回地答:“知道了。”

秦桑带着伶仃去了凝晖苑。

刚进院门,就觉得气氛不对劲。

一大早,丫鬟婆子就在院子里面排排站,各房的都有,连厨房的,外院做杂活的都有。

走到大堂门口,见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,脸上神色都沉寂,见她进来,也只是抬眼看看罢了。

谢霖眼睛红红,一直拿手巾抹眼泪,却不见她亲娘谭姨娘,想来还晕着。

秦桑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了,就听见一个婆子快步走进来禀报:“相爷的意思,此事自有府尹大人和禁军方面妥善安置,不必相府家眷去当这个出头鸟。”

上头二位夫人蹙眉,对视一眼。

秦桑心里明白,谢相这话,是重的。

流民的事是政事,家眷跟着瞎掺和什么,没得让人当靶子打。

可此事按照如今的流言来看,毕竟和谭姨娘的娘家有莫大干系。王惠文重重叹了口气,挥手让那婆子下去,顺便让院中多余的婆子丫鬟也散了。

岑碧云道:“嫂嫂也不必忧心,此事责任终归不会落到相爷头上,大爷二爷也没干赈灾相关的事情,谁赈灾不利,圣上那边自然有决断。至于谭姨娘那边,她父亲若是罪证属实,将她休了出去,断绝干系便是。”

一旁的谢霖摇着唇,拼命忍着不哭出声,眼泪却似断了线的珠子淅淅沥沥往下落。

王惠文恨恨瞥了谢霖一眼,用手绢抹了抹额头上的汗,又叹:“话是这么说,但从豫州到京都,整整三千里,这么多流民涌到了京都,还不知道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,此事若真与谭家有关,谭家又咬死是仗着相爷的关系,那此事……”

“扑通”一声,谢霖跪下了,“外公不会攀扯我们家的,我可以去和他说……”

“闭嘴!”岑碧云厉声呵斥,“你去说,你以什么身份去和他说,他现在被押解在越州牢房内,你千里迢迢去,给人送把柄吗?!”

谢霖住了嘴,一双通红的眼睛瞪得圆溜溜,猛地摇头。

“罢了,”王惠文道,“相爷让我们按兵不动,那我们就什么也别做,做的越多,错的越多。眼下只能等,等到越州那边的裁决,听说,皇上昨夜钦点了钦差,已经赶往越州和豫州去了。”

岑碧云道:“点了谁去?”

王惠文:“听大爷说,是督察院的韩芳韩大人。”

“韩大人……”岑碧云沉思,“倒是没怎么听说过。”

“是个低调的,谁也不沾,谁也不靠。”

“那倒还好,只要不是……”岑碧云止住了话头,没再说下去。

只要不是什么?秦桑很好奇,却不好问下去,这边就听“啪”的一声,谢梧一把拍着椅子扶手怒道:“太贪了!简直丧心病狂!连赈灾粮都敢贪,当真不怕死吗?死就死了,还要连累旁的人!”

谢霖咬咬唇,到底是年幼,终于忍不住哭出来:“此事尚且没有定论,外祖父还没有被定罪呢,此事未必就是他做的啊……”

谢梧怒意上头:“你敢说你外祖父在外面做生意就从未打过爷爷的名声吗?一个姨娘,整日吆五喝六,穿金带银,不知二叔怎么想的竟就这么宠着你娘,要我说,趁此机会发卖了,谁知道以后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!”

谢霖忽然不哭了,梗着脖子辩道:“往日我外祖父差人给我和母亲送礼之时也常捎带礼物给姐姐,怎么如今姐姐翻脸不认人,着急忙慌就要撇清干系了?”

谢梧:“……我什么时候拿你东西了,都是你自己显摆,非要给我的!”

“行了,”王惠文面容沉肃,冷静道,“此事还没有定论,不要我们自己乱了阵脚。此事咬死了就是大家都不知情,本来也都不知情,越州那边,查出来是什么便是什么,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,我们行得端坐得正,也不怕人来查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