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李沁阳遇到那位柳瑶姑娘,她的音容笑貌便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,在他心中徐徐展开,挥之不去。一回王府,他便迫不及待地唤来贴身小厮阿木,神色急切地吩咐道:“阿木,你即刻去打听那位柳瑶姑娘的情况,越详细越好,她家住何处、家中几口人、平日里喜好什么,统统都要弄清楚。”
阿木看着自家王爷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,忍不住偷笑,嘴上却应得干脆:“是嘞,王爷您就放心吧,小的这就去打听。”说罢,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。
阿木在城中四处打听,从街头巷尾的小商贩,到柳瑶家附近的邻里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知晓情况的人。终于,经过一番周折,他收集到了不少关于柳瑶的信息。
傍晚时分,阿木匆匆赶回王府,径直来到书房。此时李沁阳正烦躁地在书房踱步,一看到阿木回来,立刻迎上去,急切问道:打“听到了吗?快说!”
阿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,喘了口气说道:“王爷,小的打听清楚了。柳姑娘家就住在城西的柳园,家中只有她和她父亲柳员外相依为命。柳员外是个读书人,虽说家境不算大富大贵,但也是书香门第。柳姑娘自幼饱读诗书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尤其擅长绘画,在这城中颇有些才名呢。平日里,她喜欢去城郊的桃花庵,听闻那里的桃花盛开时,景色极美,她常去那写生作画。”
李沁阳听完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喃喃自语道:“果然是才貌双全。”随即又吩咐阿木:“明日,你去准备些笔墨纸砚,要最好的,再挑几盒名贵的颜料,我要送给柳姑娘。对了,城郊桃花庵我也未曾去过,你明日也一并安排下,我要去看看。”
阿木笑着应道:“王爷放心,小的都记下了。看来王爷这次是动了真情,那柳姑娘也确实和王爷很般配呢。”
李沁阳瞪了阿木一眼,笑骂道:“就你话多,还不快去准备。”阿木吐了吐舌头,赶忙退下准备去了。而李沁阳则坐在书桌前,脑海中又浮现出柳瑶的模样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已然开始期待着与她的下一次相遇。
第二日,天刚破晓,阿木便依照吩咐,将精心挑选的笔墨纸砚与颜料打点妥当,又去安排了出行事宜。李沁阳早早起身,精心打理了一番,换上一袭月白色锦袍,愈发显得身姿挺拔,气宇轩昂。
二人出了王府,直奔城郊而去。一路上,李沁阳心急如焚,恨不能立刻飞到桃花庵。待抵达时,只见庵前大片桃花灼灼盛开,如云蒸霞蔚一般,微风拂过,花瓣如雪飘落,美不胜收。
李沁阳环顾四周,满心期待能看到柳瑶的身影。他与阿木在桃花庵附近漫步寻找,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幽静的溪边。溪水潺潺流淌,溪边桃花烂漫,而溪边正站着一位妙龄女子,手持画笔,专注地对着眼前美景作画。不是柳瑶又是谁?
李沁阳心中一喜,轻手轻脚地走近,生怕惊扰了她。阿木则识趣地远远站着,不去打扰。李沁阳静静站在柳瑶身后,看着她笔下的桃花栩栩如生,仿佛要从画中跃出一般,不禁赞叹道:“柳姑娘真是好画技,这画仿佛将这春日盛景都凝于纸上了。”
柳瑶听到声音,转头见是李沁阳,微微一愣,随即脸上泛起红晕,起身福了福身,说道:“李公子,没想到在此处遇见您。拙作让公子见笑了。”
李沁阳笑着摆摆手,说道:“柳姑娘过谦了。实不相瞒,我听闻姑娘常来此处写生,心中倾慕姑娘才学,便也想来这桃花庵看看,不想竟真能遇见姑娘,想必这就是缘分。”说着,他示意阿木将准备好的礼物拿过来。
阿木快步上前,将礼盒递给李沁阳。李沁阳双手将礼盒奉上,说道:“柳姑娘,听闻你喜爱书画,我特意准备了些笔墨纸砚和颜料,不成敬意,还望姑娘笑纳。”
柳瑶看着那精美的礼盒,心中既惊喜又有些犹豫。她微微咬唇,说道:“李公子,如此厚礼,实在让小女子受之有愧。”
李沁阳忙说道:“柳姑娘若不收下,倒是让我觉得唐突了。这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,只盼能对姑娘的绘画有所帮助。”
柳瑶见他言辞恳切,不好再推辞,只得接过礼盒,轻声说道:“那便多谢李公子了。”
李沁阳见她收下礼物,心中欢喜,便与柳瑶攀谈起来,二人从绘画技巧谈到诗词歌赋,相谈甚欢。不知不觉,日头渐西斜,天边染上一抹瑰丽的晚霞。
柳瑶意识到时间不早,略带歉意地说道:“李公子,时候不早了,小女子也该回去了,今日与公子相谈甚欢,改日若有机会,再与公子探讨书画。”
李沁阳心中虽有不舍,但也不好挽留,微笑着说道:“好,与姑娘交谈,我也受益匪浅。柳姑娘路上小心,改日我再登门拜访。”
柳瑶点点头,与李沁阳告别后,带着丫鬟离去。李沁阳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,心中满是眷恋。待她身影消失不见,才与阿木返回王府。一路上,他回味着与柳瑶相处的点点滴滴,已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见面。而经过这次相遇,他与柳瑶之间的情谊,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,悄然加深了几分。
自那次在桃花庵相遇后,李沁阳与柳瑶之间的往来愈发频繁。李沁阳常常以探讨书画之名,邀请柳瑶参加城中各类文人雅士的聚会。每一次相聚,两人都相谈甚欢,彼此的了解也日益加深,情愫在他们心间如藤蔓般悄然缠绕生长。
一日,李沁阳听闻柳瑶一直对一场即将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心驰神往,那展览汇聚了各地名家的珍品。他费尽心思,通过人脉关系,不仅为自己和柳瑶弄到了入场券,还特意安排了一间幽静的雅室,以便展览结束后,他们能安静地交流心得。
展览当日,柳瑶身着淡粉色罗裙,发间别着一支素雅的桃花簪,显得清新脱俗。李沁阳早早在约定地点等候,见她前来,眼中满是惊喜与倾慕,迎上去说道:“柳姑娘今日真是光彩照人,与这春日美景相得益彰。”柳瑶脸颊微红,轻声嗔怪道:“李公子又打趣我了。”
进入展览厅,两人穿梭于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之间,时而驻足欣赏,时而低声交流见解。柳瑶对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作尤为着迷,她凝视着画中细腻的笔触,仿佛能感受到那悠悠流淌的江水和古朴的小镇风情,不禁赞叹道:“这幅画真是妙极,画家将江南的灵秀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”李沁阳看着她专注的模样,心中一动,说道:“若柳姑娘喜欢,我想办法求来赠与姑娘。”柳瑶连忙摆手:“使不得,如此珍贵的画作,怎能随意索要,能一睹真容,我已心满意足。”
参观完展览,他们来到李沁阳安排的雅室。室内茶香袅袅,阿木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。李沁阳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今日观了这么多名家大作,柳姑娘想必灵感四溢,何不作画一幅,也让我开开眼界。”柳瑶微微点头,走到桌前,略微思索后,提笔蘸墨,在宣纸上挥毫泼墨。只见她笔下渐渐浮现出一片桃花林,花瓣随风飘舞,一位女子漫步其中,眉眼间尽是温柔。李沁阳在一旁静静看着,目光从未从她身上移开,心中暗道:“她画中这女子,神韵竟与她如此相似,莫非……”
待柳瑶画完,李沁阳走上前,由衷赞叹道:“柳姑娘这幅画,形神兼备,尤其是这画中女子,宛如仙子下凡。只是不知这女子可有原型?”柳瑶脸颊绯红,低下头轻声说道:“李公子莫要取笑,不过是随心而画罢了。”李沁阳凝视着她,鼓起勇气说道:“柳姑娘,这段时日与你相处,我心中情愫渐深,你聪慧温柔,才情出众,早已令我倾心。不知姑娘对我,可有意?”
柳瑶听闻,心跳陡然加快,她抬起头,眼中满是羞涩与欣喜,与李沁阳四目相对,轻声说道:“李公子,其实我……我亦对公子心生爱慕已久。”李沁阳闻言,心中大喜,忍不住握住柳瑶的手,说道:“如此甚好,柳姑娘,我定会择日前往府上,向柳员外提亲,风风光光将你娶进王府。”
柳瑶听到“王府”二字,犹如被一道惊雷劈中,整个人瞬间僵住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。她呆呆地看着李沁阳,嘴唇微微颤抖,“你……你竟然就是成王?”
李沁阳见她这般反应,心中一紧,赶忙说道:“柳姑娘,我本想寻个合适时机再告诉你,怕吓到你。可我对你的心意,绝无半分虚假。”
柳瑶脑海中一片混乱,“可……可外面都传成王是个纨绔子弟,只知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。”
李沁阳无奈地苦笑,缓缓说道:“那些传言,不过是外界对我的误解。身处王府,有些时候为了避开一些纷争,不得不装出一副纨绔的样子。实则我心中自有抱负,只是一直未有机会施展。自从遇到姑娘,我便想以真面目相待,让你看到真实的我。”
柳瑶心中五味杂陈,她一直倾心的男子,身份竟是如此显赫,且与传言大相径庭。她不知该作何反应,一方面,对李沁阳隐瞒身份略有不满;另一方面,又为他的真诚告白所打动。
李沁阳看着柳瑶纠结的神情,焦急地说道:“柳姑娘,你若不信,可去打听,我李沁阳绝非传言中那般不堪。我对你的心意,天地可鉴,只盼你能给我一个机会,让我证明自己。”
柳瑶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,说道:“李公子,此事太过突然,容我回去好好想想。”说罢,也不等李沁阳回应,匆匆起身,带着丫鬟离去。
李沁阳望着她离去的背影,满心懊悔,恨自己为何不早点坦诚身份。他深知,此次身份的暴露,或许已在柳瑶心中埋下了疑虑的种子,若想赢得她的芳心,往后需付出更多努力。
回到家中,柳瑶独坐闺房,思绪万千。脑海中不断浮现与李沁阳相处的点点滴滴,他的温文尔雅、才情横溢,与传言中的纨绔形象实在难以重合。她心中明白,自己对李沁阳并非无情,只是这突如其来的真相,让她有些不知所措。
而另一边,李沁阳在王府中坐立不安,反复思忖着如何挽回局面。他决定亲自拜访柳员外,坦诚相告,用诚意化解柳瑶心中的疑虑,无论如何,他都不想失去柳瑶。
李沁阳在王府中辗转反侧,一夜未眠。天刚蒙蒙亮,他便起身,精心整理衣冠,带着厚重的聘礼,前往柳府。一路上,他心中满是忐忑,不断思索着见到柳员外该如何说辞。
到了柳府门前,李沁阳深吸一口气,上前递上拜帖。柳府家丁见是成王来访,不敢怠慢,急忙通报。柳员外听闻成王亲临,又惊又疑,赶忙整衣出迎。
李沁阳见到柳员外,恭敬地行礼说道:“柳员外,冒昧来访,还望恕罪。实不相瞒,我与令爱柳瑶姑娘相识已久,对她倾心已久,今日特来表明心意。”
柳员外将李沁阳迎进客厅,心中虽对他突然来访感到诧异,但见他态度诚恳,也不好怠慢,说道:“成王殿下亲临寒舍,实乃蓬荜生辉。只是小女与殿下之事,老夫此前并不知晓。”
李沁阳便将与柳瑶相识相知的经过,以及自己对她的深情,一一告知柳员外。末了,他诚挚地说道:“柳员外,外界虽对我多有误解,但我绝非传言中的纨绔子弟。我对柳瑶姑娘是真心实意,希望能求得您的应允,让我迎娶柳瑶姑娘,我定当一生一世护她周全。”
柳员外听后,沉思片刻,说道:“成王殿下,小女自幼养在身边,老夫对她疼爱有加,只盼她能觅得良人,一生幸福。殿下身份尊贵,小女只怕高攀不起。且外界传言……”
李沁阳赶忙说道:“柳员外放心,我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。至于外界传言,不过是过往为避是非所做的伪装。我已决定不再隐藏,日后定当以真面目示人,为朝廷效力,为百姓谋福。还望柳员外能给我这个机会。”
柳员外见李沁阳言辞恳切,态度坚定,心中已然信了几分。但此事关系女儿终身,他也不敢草率决定,说道:“成王殿下的心意,老夫已明白。只是此事还需问问小女的意思。待老夫与她商议后,再给殿下答复。”
李沁阳心中一喜,赶忙说道:“多谢柳员外。此事全凭柳瑶姑娘做主,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尊重她的决定。”
告别柳员外后,李沁阳满怀期待地回到王府。而在柳府,柳员外将李沁阳来访之事告知了柳瑶。柳瑶想起昨日与李沁阳的种种,心中纠结万分。
柳员外看着女儿,说道:“瑶儿,成王殿下身份尊贵,若你能嫁入王府,也算是有个好归宿。只是这外界传言……为父也拿不定主意,一切还是看你自己的想法。”
柳瑶低头沉思良久,她想起李沁阳与自己相处时的温柔体贴、才情出众,又想起他昨日那焦急而又真诚的眼神。终于,她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对柳员外说道:“父亲,女儿相信自己的眼光,也相信李公子……不,成王殿下。女儿愿意给他一个机会。”
柳员外见女儿心意已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