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满分小说网 > [红楼]黛玉弟弟爱种田 > 第64章 取士

第64章 取士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两人在马车等了会儿,便见到考场陆续有考生出来。

童子试毕竟都还是小孩子,虽然进入会试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,但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,远赴京城考试,还是有一些压力,且本次考的四书五经确实有些偏,出题也有些刁钻,因此每个出来的考生面容都有一些郁郁。

王重碧几乎是卡着最后的时间出来的,面色如同其他考生一样,有些沉重。黛玉将人叫上马车后,两人并未多讨论考试的题目,只回到家中,收拾好准备第二日的考试。

第二日考的是诗赋,黛玉和王重碧两人都极为擅长,因此两人都早早完成试卷,第一批走出考场。

两人先后上了林家的马车后,因出来的早,考场门口各家马车尚都在,马夫便只能在马车间腾挪往外走,不想却不慎撞到一驾装扮的十分华丽的马车。

“不长眼的东西!当心摔了主子!”里面一个女孩子怒骂道。

“怎么了?”一个男孩的脸从马车车窗中懒懒往外看。

“抱歉冲撞了!”林旷忙探出身子,拱手道歉。

“我道是谁呢,林大人一身的清明,可惜去的早,竟生出这般沽名钓誉的一对儿女。”那人扫了一眼林旷便扬长而去。

周围的人听到那人的声音,也跟着探头出来看,隐隐听到在说什么有伤风化、伤风败俗、无才便是德的话语。

“这位是谁呀?”黛玉看着吃瘪退回马车的林旷问道。

“那位是荥阳郑家三老爷和长公主的幼子,名为郑壹,自小有天才之名。”林旷当前是皇后的义子,郑壹是皇上姐姐的小儿子,按辈分,还得叫那男孩一声舅舅。

“哦,他呀。”黛玉了然,这位主从小有着天才之称,又被长公主娇养,在京城里向来性格乖张,目中无人,皇家也得给几分面子。

“我昨日看到他家的丫鬟从马车上下来,那马车里面的装饰,这家少爷养的比宝玉还娇贵不少呢。”紫鹃平日里在后院里,这几日倒是见到了不少奇怪的人。

“宝玉哪里比得过他,七哥偷偷跟我说,连他都要让着,长公主可跟看个眼珠子一样!”林旷道,“昨日那科,他是第一个从考场出来的,今天也是第一个,黛黛你是没看到,那趾高气昂的样子,鼻子都快上天了。”

第三日,便是会试最难的一科,策论。

黛玉坐在考棚里,看着宫里的女官拿着考卷一步步走向自己。她深呼一口气,然后打开这最后的一科试卷。

论科举取士?

非常常规、非常简单的题目。

准备科举考试的学子,十之八九都练过类似的题目。

崔凤仪更是曾这个题目为案例,向黛玉逐步教授过,一篇好的策论应该如何做。

“策论,你既从小由林大人充作男孩教过,应该听说过吧?”崔凤仪问道。

“策论,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,向朝廷献策的文章,有固定的结构和文式。”黛玉回忆道。

“正是,策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点明题目的意思,你可知这部分包括哪几个?”

“应是破题、承题和起讲。”

“第一部分,就是开篇现将题目的意思点明,论科举取士,如何破?”

“科举取士,论的是通过科举考试,来选拔士人的制度。”黛玉思索半日道。

“对,也不对。”崔凤仪点点头又摇摇头。“你刚刚说的,策论为何?”

黛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“向朝廷献策的文章,科举考试为选拔士子帮助圣上治国的制度,需要向朝廷提供建言,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个目的。”

崔凤仪满意的点点头,“破题只能用两句,概括和解释题义,之后便进入承题,进一步做主题的补充,承题只能是三句,在之后便是起讲,延伸到你想要提供的建言身上,入题则为过渡到正文的环节。论科举取士,你想要向朝廷献什么策?”

“不要拘泥于士子的性别,让我们女性也能参加。”

“这是你的心里话,但是科举考试的阅卷官们,不太会喜欢这个观点。”崔凤仪笑笑。“说到这里,便是应试的一些技巧了,阅卷官的口味有所不同,有的考官喜欢平实有力的文章,有的考官则喜欢文辞华丽的文章,需要有所取舍。但是这样的观点,太过冒险,得换一个。”

“科举考试的设计,要尽量公平,保证公正,要尽量关注实事,不要卖弄文采。”

“这个观点很好,这部分必须使用对仗的句式,需词性相对、平仄相符,这点对你来说应该不难,然后最好能够引经据典,古今参照,你之前写的关于女户的奏对,就极佳。

——其中起股,为引出的视角,需要对主题展开论证,中股为文章的重心,对你想要论述的点进行深入解析,后股味论述的后半部分,进行进一步的展开,最后,束股则对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。”

崔凤仪一口气说毕,气口上黛玉忙上前递上一杯茶,崔凤仪一饮而尽。“你稍后将你刚刚说的观点写给我看看。”

黛玉点点头。

“最后便是大结,对文章进行总结,不能超过八句。”崔凤仪最后补充道,“需要首尾呼应,回归总结一开始提出的问题。”

黛玉在考场上,回忆片刻,便提笔一口气将当时所作的文章写下。

在通篇检查后,黛玉将文章用馆阁体誊写到一张新的答卷上。

郑重的写下最后一笔,黛玉放下手里的兔毫端详着自己的试卷。

好了!现在就可以交卷了,已经按照老师所说的,严格按照策论的结构和方法,选择了最为安全的论点,引经据典、虚实结合,将文章写得无懈可击。

这样的文章,虽然称不上经典,但是站在童子试的角度,任多么严格的考官,也会将其点为进士,运气好的话,还能进入前三。

顺利的话,就能成为当朝的第一个女进士了。

黛玉抬头看了眼考棚外的天空,天空中的太阳尚未升至最顶端。时间尚且十分充裕,弟弟肯定饿着肚子在外面等着自己,如果现在出去的话,黛玉就不必在考棚里自己烧水泡茶,也不用坐在硬邦邦的木凳上,不用闻考棚角落间隐隐传来的臭味。

她可以回到雅致的闺房,坐在绫罗绸缎包裹的软垫上,招招手,紫鹃和其他丫头们就会将水递到自己手边。

但是黛玉不知为何,并不想举手交卷。

此时已是盛夏,考棚的搭建十分简陋,今日晴空万里,考棚里的空气慢慢蒸腾起来,熏得人有些发晕,这个时候紫鹃在身边肯定会劝自己回到阴凉舒适的地方,远远送上冰盆。黛玉坐在坚硬的木凳子上,感觉屁股被膈得有些难受,考棚里日渐上升的温度让棚里隐隐的汗臭开始发酵,考场响起其他考生翻转试卷的哗哗声,还有不知何处传来的带着几分烦恼的叹息。

黛玉将视线探出棚外,对面王重碧的鼻子上沾染了些许墨水,此时在一边挠头一边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,两人的考棚边站着两个女官,时刻关注着考场的动静。再斜对面,坐着昨日间阴阳自己和弟弟沽名钓誉的少年,他也在奋笔疾书着。

黛玉又想起自己在排队进场时,人群中传来的嘲笑和讥笑声,又想起崔凤仪仰着头一身女装走进上书房的样子,想起王重碧和王晓清说起要自己给自己起名字时的神采,想起惜春仔细听自己说起童子试时羡慕的神情……

黛玉将认真答好的试卷随意的仍在一边,拿出一张新的白纸,开始以她最开始的想法,做自己的策论:

——科举取士,不应拘于性别。

待示意考试结束的锣声响起时,黛玉方才收拾东西,走出考场。

此时,整个考场已经只剩下零落的几个考生了。

一出门,便见到林旷在门口张头晃脑的样子。

“黛黛,饿了吗?”林旷赶上前接过黛玉手里的考篮。

“饿了。”黛玉奋笔疾书了一个下午,内心某种情感支撑着她要将此次的策论写道最为完美的状态,因此改了一遍又一遍,对于每个字眼的使用都十分小心,中途除了喝了几口水,什么都没顾上吃,她听闻此言,方才卸下那股劲,只觉腹中饥饿非常。

“紫鹃,快取提前备下的吃食给黛黛垫垫肚子。”林旷见状忙一路小跑,对着马车喊道,“林伯,快些回府,白英姐姐定已经备下饭菜了。”

黛玉由着林旷折腾,待坐上马车,快速吃下一些点心,又喝了半碗燕窝,方才感觉胃里舒缓不少。

“重碧呢?”黛玉问道。

“王姑娘出来的比较早,已经安排让她先行回府休息了。”

“好,我们先去崔府。”黛玉道。

“崔府?”林旷转头看了看黛玉,“好。林伯,调头往崔府去。”

到了崔府,崔凤仪见着直接从考场过来的黛玉,内心有些惊讶,又隐隐有些猜测,她已然从先出考场的考生处得知了本次策论的题目。

“你还是选择了直抒胸臆?”

“是,黛玉对不起老师的教导。”

“你,很好。”崔凤仪将黛玉扶起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