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毕,右侧的小陶子呆若木鸡。
言毕,右侧的小陶子呆若木鸡。
回过神后,他的小眼睛左右来回横扫,五官也不由自主地皱成一团,恨不能跟着一起使劲。
他怎么也没想到,小秋竟会做出这种事情,还竟将之说出来了。
小秋说完这些反而平静下来,仿佛压在心口已久的巨石忽地就挪开了。没去管给她使眼色的小陶子,静静地跪在那里,等待风雨袭来。
阿筝看了她很久,久到一边的小陶子都紧张地出了汗。小秋却只是抿了抿嘴,目光避开。
原身与六公主争玲珑玉兔一事,阿筝早觉得蹊跷。
且不说那玲珑玉兔为何物。虽都是公主,但母族势力、皇帝宠爱差距摆在明面上,原身若是真的愚蠢,应是活不到如今。
小秋今日的坦白,是在赌命。
阿筝忽而沉了脸色:“既如此,云光殿是留你不得了。”
小陶子听了一惊,立刻去看身边的小秋。小秋怔怔地抬头,眸中渐渐起了雾,半晌后徒劳地收回视线:“奴婢任凭公主处置。”
“那便送去宫狱司。”阿筝声音冷淡,朝小陶子道:“愣着做什么,还不快去!”
小陶子傻了眼。他没想到公主竟是来真的,他正要开口求情时,小秋却舒了口气,身体随之松懈下来:“谢公主。”
阿筝似笑非笑,瞥她一眼:“为何谢我?”
“谢公主不再计较奴婢的欺瞒和算计。”
小陶子闻言再次呆住。他的确生得蠢笨了些,实在看不懂二人之间的哑谜。
小秋摸了摸手上的冻疮,鼓起勇气:“公主可是想我去宫狱司走一趟?”
小陶子这才恍然明白:那宫狱司虽是用来惩戒犯错的宫人,但只有审问的权利,若是宫人真的犯了事儿,根本轮不上宫狱司,内务府就先给处理了。
因此,宫狱司建至现在,也无甚实权,更勿论处罚人了。
见小秋果真聪慧,明白了自己的意思。阿筝笑着放缓了声音:“六公主与我不合本就是事实,不是发作在玲珑玉兔上也会是别的事,又谈何唆使?”
“我知你以往受了不少委屈,过去是“我”少不更事。今后只盼望大家再无芥蒂,在这宫里好好活下去。”
最后那句话,阿筝一字一句说得很慢。
她想,小秋应是听懂了的。
至于宫狱司这处,她的确因为一件事想去探探。不过,这件事目前也不急。
小秋的确懂了。此时,她所有的焦虑、忧思都烟消云散。
她赌赢了。
“既如此,便起身随我去挖些冬笋……”阿筝晃了晃发酸的腿,忽而哑了口,冬笋在颂国的许是不叫这个名。
小秋见她身上沾了些竹叶,略一思索便道:“公主说的可是竹胎?”
小陶子一拍脑袋:“原公主想吃这个,这简单,奴婢去找个趁手的刀。”说完一溜小跑走了。
不多时,三人带上工具往还意林走去,说来这倒是云光殿第一次集体出行,颇有些郊游的兴致。
小陶子绞尽脑汁说些太监之间的趣事,意图逗阿筝开心;小秋安静地跟在身后,期间倒是也没忍住笑了几声。
氛围松快,三人都自然许多。
“这边好多竹胎!”小陶子声音忽地抖擞起来,人已经快步过去开始挖笋了。
阿筝本也想去帮帮忙,结果被二人同时拦住。
小陶子的理由是:有奴婢在怎可让公主亲自动手?小秋的理由是:青竹锋利,公主千金之躯不可伤了手。
眼看着也拗不过她们,阿筝便往石阶那里走去,可她走近后才发现,那方桌案上竟空无一物,像是无人来过的样子。
有人在她走后,把此处收拾干净了。
“公主,箩筐已装满了竹胎,小陶子说他可以再编一个装些回去,被奴婢劝住了。”
小秋走过来温声道:“公主可还要他再装些?”
阿筝摇摇头:“不必,不过是解个馋。这林中常有人来吗?”
小秋闻言四处看了看:“奴婢少有踏足。这片林子偏僻,宫中比这景色更好的竹林也有好几片,贵人们往旁处去的多些。”
“若不是跟着公主走过来,奴婢还不知晓这林中竟有这处。”
如此说来,在还意林饮茶之人也算是极为小心的了。若不是自己碰巧撞见,也许无人能发现。
思及此处,阿筝围着石台走了一圈。
这地方可以说是状若原生,连缝隙里的青苔都未沾染上一点痕迹。可惜没留下点什么,好叫她知道饮茶之人到底是谁。
有人竟在离她这般近的地方,且明显是为着避人。于她来说,或许是个隐患。
“回吧。”
“是。”小秋虽不知公主在看什么,却也安静等着,不曾打扰。
阿筝忽地想起来一事:“这些竹胎带回去,可是交由御膳房处理?”
小秋道:“自太上皇起,所有还未成人,仍住在宫里的皇子公主都安排有小厨房,由尚食局统一分配送到各宫。后宫生育过的嫔妃依托儿女的福分可以一起使用。因此,云光殿也是有的。”
“不过也是有些例外的,得皇帝喜欢的宠妃被赏赐小厨房也是有的,如今的周宝林便是。”
阿筝神色一动。周宝林不是小冬之前所说的,用以投诚惠妃的敲门砖。
显然小秋也想到了此事,不过她并没有在此处直接挑明:“待回去后,奴婢还有些事禀告公主。”
阿筝微笑,心道:早等着你了,但面上却只是颔首,继续问小厨房的事:“那以往为何不在云光殿内做膳食?”
“奴婢也是后来调来的云光殿。只听前面的宫人说过:此前伺候公主膳食的人触犯了宫规,自那以后云光殿就只在御膳房拿吃食了。”
这便是她想要探访宫狱司的原因。
原身身边的宫人踪迹全无,内务府她目前难以伸手,只能先从宫狱司这座空壳入手。说来还得感谢方管事,若不是她提起,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这处。
许是出了阿筝的试探,小秋又道:“公主那时年幼,不记得也是正常。”
阿筝满意笑笑:“若现在我想再次启用小厨房,可会麻烦?”
“也算简单。其他宫内也不是日日都在小厨房用膳,让小陶子去尚食局说一声便可。”
“只是……”小秋看了阿筝一眼略有些迟疑:“尚食局送的食材规格略有不同。”
阿筝了然:“再差总不至于坏掉吧?”
小秋舒了口气:“尚食局现在是梁启德掌管,他倒不至于纵容下面宫人如此敷衍,明面上过得去。”
二人边说边走,入口处的小陶子背着箩筐正在招手。等阿筝走近后,小陶子得意道:“奴婢已将竹胎送了回去,还在入口处都检查了一番,无人进去。”
“还意林有几个入口?”阿筝想起了刚刚空无一物的石桌。
“应是有两处,一处在我们这边。另一处在南面,不过那面是个水塘,走不过来。”
见阿筝似是陷入思索,小秋看向小陶子道:“公主说要启用小厨房,劳你去尚食局画个印。”
小陶子应声点头,行过礼一溜小跑离开。
……
尚食局
小丁子正按照上面的吩咐,分册记录各宫用度。忽然肩膀被拍了一下,抬头才发现是许久没见的小陶子。
“怎么是你?”语气很是欣喜。
小陶子笑笑,与之寒暄两句。
刚刚来时,他便已看到尚食局正忙碌着往各宫送食材,眼下刚好无人。
小陶子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,从桌下塞给对方,笑道:“九公主要再用小厨房,劳您费个心记录打点下。”
可是这锦囊却被拦住了。
“原本不算什么,多画一笔的事儿。可你说巧不巧?”小丁子面上为难:“这不是娴妃娘娘要办怀秋宴了,上面特意叮嘱过要先紧着娘娘那边供应。”
他虽和小陶子关系不错。可这也是上面特意嘱咐下来的,要是少了娘娘的东西,他的小命可不保,就说他们梁总管在娴妃娘娘那里都讨不了好。
被拒绝后,小陶子也不失落,仍是大大方方的:“娴妃娘娘的事自然要紧的。我也不为难你,食材送些娘娘用不上的也就是了。”
说完仍是把钱塞给对方,行了个长揖。
小丁子叹口气,只提醒道:“咱也不敢保证能送多少过去,若是不合心意了可不要怨我。”
小陶子大喜:“哪儿敢呢!你已经帮了我大忙呢。”
小丁子这才收好钱,拿出册子画了印。
他与小陶子也许久没见过了,起了兴头开始闲聊起来:“听说那些小国投降后规矩了不少。也是吴大将军威武,可给咱颂国争口气。这次进贡的物件儿皇上都先紧着娴妃娘娘挑呢。”
话语里俨然一副很崇敬吴大将军的样子。
小陶子很是捧场,顺着对方的话连连惊叹,不时附和道:“谁说不是呢,吴将军祖上可就是开国元勋,威武是自然。”
“可不是嘛!”
小丁子一拍桌子,仿佛找到了知音:“吴将军没参战前,那些小国可了劲地骚扰边城。仗着咱颂国不与他们计较,可苦了平头百姓了。”
小陶子知道他是从边陲一路讨饭,来到京师才进了宫的。其中艰辛哪儿是说得明白的,遂安慰似的拍了拍对方的手。
“如今可好了,那处安全了,也不用有百姓受苦了。”
“是呀,我天天上香就求菩萨保佑吴大将军安康呢,有他在,再也不怕那劳什子的祸事了。”
陆陆续续有太监回尚食局,二人见状也不好再聊下去了。
小丁子让小陶子稍后片刻便出了门,不一会儿带回来个长相稚嫩的小太监道:“这是小果子,以后就由他负责送云光殿的食材。”
小陶子一口答应,笑着作揖:“以后就有劳这位小兄弟了。”
小果子呆呆一笑,被小丁子敲了脑门才知道也回个礼。
得,这位小兄弟比自己还楞呢。谢过小丁子后,小陶子便带着人回去了。一路上本打算与他套套近乎。谁知问五句,对方就回一句,还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。
小陶子只得放弃,故而再不询问,只说些轻松的事儿调解氛围。
……
云光殿内,阿筝搬来了小椅子坐在庖屋前,目光时不时便看向了灶台。
这一幕被小秋看到了,手下的动作又加快了些。她如今才反应来,公主为何吃了这么多天的白粥。